重要事件与新闻

第二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新闻发布会 在北京大学举行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2-05

20171022日,第二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本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组委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顾海良教授代表组委会全面介绍了第二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的重大意义、主要议题以及会议筹备等情况。参加此次发布会的还有组委会的孙代尧教授、宇文利教授、刘军教授,以及分别来自于俄罗斯和英国的亚历山大·布兹加林教授和肖恩·赛耶斯教授。

201510月,北京大学成功主办了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产生了重大的国际国内影响。根据大会发表的学者共识,北京大学将于201855日至6日召开第二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此次大会恰逢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也是中国共产党十九大胜利召开后的开局之年,这将是全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科学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

第二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会议将立足展现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和中国文化的风貌和自信,积极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经验和人类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凝聚共识,致力创新,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引领世界文明发展。

顾海良教授表示,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上所作的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实践和伟大发展,己经成为当代世界知识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此背景下,再次举办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有利于用中国话语向国际学界阐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经验,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随后,莫斯科国立大学教授亚历山大·布兹加林和英国肯特大学教授肖恩·赛耶斯先后表达了对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的深刻印象以及对新一届大会的重视与期待。布兹加林教授指出,对中国的年轻人来说,学习马克思主义不应该只是一种义务,而可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以及一种更好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途径。赛耶斯教授认为,2008年的金融危机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对于世界各国都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孙代尧教授表示,本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将是全球范围内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一次国际级盛会,将下设十个分论坛和四个高端专场。北京大学一直以思想创新引领时代潮流,研究、传播、信仰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是北京大学的光荣传统。再次举办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汇聚各国顶尖学者,着力将其打造成世界级论坛,使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成为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和传播中心,是北京大学对坚守和传承马克思主义、对国家发展民族进步应有的担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