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会议回望

【媒体报道】让世界分享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

作者:顾海良     发布时间:2018-02-05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经历了“结晶”与“提升”的过程。面向21世纪,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进程,让世界分享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者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

结晶与提升:马克思主义“化中国”与“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含两个方面的基本含义。一方面,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的具体实际,用以分析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如毛泽东同志讲的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另一方面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总结中国社会的实际发展和中国共产党人独创的实践经验,把这些实际发展和实践经验上升为科学理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新的内涵和形式,使得从中国实际和实践中得出的新的思想、新的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化。也就是毛泽东同志讲的“使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简言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化中国”和“中国化”的结合。我们在这方面的成就,不只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中国问题,而且还把中国共产党通过反复实践锤炼而成的理论,上升至、凝结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之中。“化中国”与“中国化”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提升,结为一体,构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过程,形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现在我们讲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其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提升。现在马克思主义讲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仅要讲清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是第一生产力,而且还“讲全”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结合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还讲出了“保护生产力”新理念,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结晶更新、精度更高,形成认识上的螺旋式上升,也就是理论上的升华。我们不能低估“化中国”和“中国化”过程中的理论成就。正是这一过程,不仅把马克思主义提高到新的境界,而且还成功地探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我们要有理论自信、理论自觉,要把具有时代风采的理论结晶亮出来,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提升展现出来。

    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多为“学院”马克思主义,面对当代资本主义和世界的实际,在“坐而论道”中也形成了一些有价值的理论见解。我们同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明显不同就是,我们是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升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品格,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中实现理论结晶和理论升华的;我们用“化中国”来解决中国问题,“中国化”又为下一个“化中国”提供新的台阶。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中,也是从推动解决我国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中提出来的,具有十分显著的“化中国”的理论指南和行动纲领的意义;同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60多年来治国理政的经验总结和理论结晶,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接力奋斗而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赓续和升华,具有十分显著的“中国化”的理论特质和思想内涵,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化中国”和“中国化”历史地、辩证地发展的生动体现。

    所以,“中国化”是以“化中国”为前提,以“中国化”为它的结晶,“中国化”又为新的“化中国”提供升华的理论基础。贯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发展中的,无论是“化中国”过程还是“中国化”过程,实际上都是中国共产党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回答。正因为这样,在同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交流中,我们不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更具实践自信,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也更具理论自信,而且更使我们产生了讲清、讲深、讲透、讲好中国马克思主义“新话”的使命和责任。

交流与互鉴:打造世界马克思主义学术交流的平台和高地

    在过去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国外许多学者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不很熟悉、也不甚了解。中国学者邀请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到中国来,听他们讲的比较多,研究和理解他们的理论也比较多,这对于开阔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视野是有重要意义的。十年前,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设立时,专门提出了“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二级学科建设问题。近十年来,中国学者对世界马克思主义学术界的许多前沿问题有了更多研究,在学习和借鉴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成果上也多有进展。

    同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学术交流,如何由单向为主的借鉴转向双向甚至多向的互鉴,这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界责任和使命的重要体现。由于社会制度和基本国情的差异,我们同欧美国家学者关注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和取向不尽相同。世界各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这种丰富性,既说明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理论生命力,也证明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理论阐释力。对于国外马克思主义,要注意倾听和观察,理解他们是如何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方法视界,结合他们的实际,提出他们的理论见解的。同时,怎样在同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双向或多向的交流中实现互鉴,同他们分享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也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经验应该同世界分享,因为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丰硕成果;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也应该同世界分享,因为这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就。

我们希望有更多国外学者来到中国,把他们关于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各国传播和发展的理论带给我们,共同分享;我们也期待中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者能够“走出去”,加强国际交流,让国外学者更多了解中国。要形成真正的学术共同体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发展和研究中心,营造一批国际马克思主义理论交流互鉴的平台,铸就中国的国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高地,加强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这既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意蕴,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要求。

顾海良:北京大学中国道路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首席专家,工程重大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首席专家。

《光明日报》( 2015年10月08日 16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