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会议回望

【观察与综述】汇聚世界马克思主义最强音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2-22

——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综述

 

本刊记者  沈聪

 

首届由中国主办的“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日前在京召开。大会的召开,得到世界各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和中国问题研究专家的热烈响应,共有来自五大洲的400余位中外学者与会。本届大会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发展”,其宗旨是直面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复杂问题,研究和分享中国经验,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传播与发展,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会议共设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及其编译、中国道路与中国话语体系、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与世界文明的未来走向等8个分论坛。还特别安排了“落后国家发展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道路与市场社会主义”、 “中国近现代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三个专场,由中外著名学者发表专题讲演和进行高端对话。

 

打造世界马克思主义学术交流的平台和高地

 

北京大学主办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组委会主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告诉记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新发展和成功实践已成为当代世界普遍关注的热点。中国共产党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已成为国际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当今的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需要马克思主义作出创造性回应。举办“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有利于世界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状况,提升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世界影响,占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制高点。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传播的最早策源地和重要阵地,北京大学具有学习、研究、传播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光荣传统。举办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是北京大学对马克思主义光荣传统的历史接续,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现实响应。

大会汇聚世界各国各地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实践领域的领军人物,共同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道路与21世纪人类文明走向。“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南。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是由其科学性决定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王伟光在接受专访时提出,马克思主义永不过时,因为它是实践的、发展的、创新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的首要的观点。实践推动理论创新,同时又需要创新的理论指导。正因为有实践作源泉、作动力、作检验标准,马克思主义才永葆生机活力。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孙熙国认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也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奋斗目标。只要追求和目标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就不会过时。“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持久影响力,关键在于其立场、价值观和方法论。”中共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哲学教研部主任韩庆祥认为,马克思主义在立场、价值观和方法论上既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又符合人性规律。这是马克思主义在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国家有着强大生命力和持久影响力的深层原因。美国马萨诸塞州立大学教授大卫·科兹认为,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工具来分析经济增长让整个经济体系更好地满足人类各方面的需求。“苏东剧变使社会主义处于低潮,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影响力有所减弱。如何应对?”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韩震指出,应正视当今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立足理论创新,把批判思维和现实批判重新纳入马克思理论当中,变革和完善话语方式,让人民群众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只有这样,才能超越认识的局限性,把现实推向更加理想的未来。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徐伟新认为,一方面要用不断深化和丰富的人类实践滋养、拓展、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另一方面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开创社会发展新格局。

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为不同国家学者呈现出阅读马克思的不同视角和方法。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陈学明看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将为分析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提供重要思想资料。“希望通过与世界马克思主义学者的交流和探讨,借鉴他们的眼光和方法来进一步探寻马克思主义发展和人类文明走向。”中共中央编译局秘书长杨金海在“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及其编译”分论坛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及编译对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十分重要。在此项工作中,中外学者应加强交流互鉴,推动文本研究及编译向更高水平发展。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秦宣认为,马克思主义必须面向未来,为发展指明方向。法国《马恩大典》主编伊莎贝尔·嘉罗认为,“学术性和可读性的统一”是法国《马恩大典》的编辑原则,一方面坚持文本的“原汁原味”,另一方面杜绝过于晦涩的专业名词,以满足各个层次读者的需求。这次大会还在北大理科5号楼三层专设了一个“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专题书展”,也吸引了中外学者在休会时纷纷前往,以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的最新成果。

 

中国实践彰显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

 

在各个分论坛的发言中,“中国”都是高频词。“中国道路深刻改变了当代中国面貌,中国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焕发生机,中国经验对世界的影响日益凸显。”这是许多学者的共同认识。

国防大学副政委吴杰明宣读国防大学政委刘亚洲发言表示,马克思主义的传入给近代中国带来了革命性变化,唤醒了中国人追求自由平等的现代意识,找到了一条从革命化走向现代化的民族复兴之路,中华民族由此开启了全新历程。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韶兴在“中国道路和中国话语体系”分论坛上,表达了学者们的共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既有时代背景,也有主观努力;既有外部原因,也有独特的内部条件。

埃及经济学家萨米尔·阿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表示认同:“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探讨和思索无法绕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因为它是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和广泛影响力的现实体现。” 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舍甫琴科的观点在国外学者中颇具代表性。她认为,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指南,为人类未来实践展示了光明的方向,而汲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更有利于推动世界文明发展。

中国的发展不仅聚焦着世界的目光,更吸引着思想的碰撞。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成为讨论焦点。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撰写文章提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新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紧紧扭住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锐意进取、继往开来,围绕治党治国治军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共中央党校副教育长、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王怀超认为,“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分论坛的讨论,促进与会学者对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形成了新的认识:以人为本、社会公正这两个特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上的表现分别是共同富裕、平等、包容、和谐。中共中央党校严书翰教授用三个“一”和一个“三”概括其逻辑框架:三个“一”,即一条主线,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个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一个“三”,就是贯穿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体系全过程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佘双好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系列重要论述,描述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和理想信念,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润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基因,增强了我们走好中国道路的自觉与自信。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永无止境。“要加强中国道路的哲学自觉。中国道路所蕴含的哲学智慧就是实践理性。”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丰子义认为,中国发展成就令世界刮目相看,我们应进一步向世界揭示中国道路的哲学理念,真正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对中国道路的认同。“今天需要政治经济学,特别需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刘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必然性进行了分析论证。

经广泛讨论,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中国道路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顾海良在闭幕式上宣读了与会学者一致通过的《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学者共识》。

《共识》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它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趋势,指明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也是影响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思想之一;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和时代精神;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面对困扰当今国际社会的各种复杂问题,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人类走出困境、走向光明未来的指路明灯。《共识》倡议,面对各种误解、非议和挑战,马克思主义研究者需要直面人类发展的尖锐问题,高扬马克思主义固有的批判精神与变革意识,把马克思主义同各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精神相结合,在对现实问题做出创造性回应中实现重大理论突破。

根据《共识》,北京大学将在会后出版中英文《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期刊和“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文库”,紧密跟踪中国理论界和国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看法和观点,及时反映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和世界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及研究动态;下一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将在2018年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召开。

与此同时,中国计划用20年时间,编纂一部在世界范围内较为齐备和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文献总汇《马藏》,通过搜集汇编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相关的各类文献,再现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促进马克思主义学术理论研究。

《马藏》编纂中心主任顾海良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的搜集、编纂与出版,一直受到国际社会和学术界重视,但始终未能将相关文献编纂为一体,这不仅与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影响力和在当代中国思想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不相称,也不能满足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创新、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派和话语体系的需要。顾海良表示,《马藏》是“一项重大的基础性工程”,要“去粗取精,编研并举”,将马克思主义及其发展过程通过文献再现出来。这一编纂工程的完成,将使中国成为世界马克思主义文献编纂与研究中心。

 

载《前线》2015年第11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