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会学者访谈
世马会参会学者专访: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辉教授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4-29【嘉宾简介】李辉,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理事、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等。主要研究领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教育与传播。承担项目主要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其他项目十余项。曾获得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教育部高校德育创新研究成果一等奖等奖项。
世马会记者:李教授您好,了解到您一直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文化发展相关问题很有研究,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大众文化不断崛起,您怎样看待这种文化现象?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文化的核心和指导思想,应当如何实现与大众文化的良性互动呢?
李教授:你好!中国大众文化本身就是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世俗形式,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文化形态,在近30年来的文化发展中,不仅大众文化在不断翻译着主流文化的经典,主流文化也借用了大众文化的生产和传播方式。文化的大众化生产和大众化传播已经成了人们接触文化的主要方式。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实现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整合与共生,这种转化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俗化。所谓通俗化是一系列的转化过程,在表达方式上,就是将马克思主义深奥的理论文本转换成让大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在当代社会,通俗化除了复杂文本向简单文本的转换之外,还表现为抽象文本向形象、可视的声像、影像作品的转换,从书面传播向电子传播拓展,以及由政府宣传动员为主向文化产业化发展并重的转向,等等。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以通俗化的方式传递给大众,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主流文化才能深深根植于大众文化的沃土,真正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大众话语”。
当然,大众文化的发展过程并不必然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相契合,大众文化也具有消极的方面,它的感性化、娱乐化、自发性特征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性化、高尚性、自觉性要求是存在冲突的。大众文化既可以成为主流文化的营养基因,又可以成为主流文化的异化力量。因此,要在文化形态转化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保证马克思主义通俗化而不庸俗化,仍然需要在思想文化建设工作中努力进行研究和探索。
世马会记者:在当代中国,文化认同的问题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在近现代中国历史上,中华民族曾经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来重建民族文化认同。而有人认为,当代中国在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下面临文化认同的危机,在您看来这种危机应当如何化解呢?当代中国如何构建文化认同?
李教授:形成新的文化认同,既不是简单地回归过去的传统,也不是全盘西化,而是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建构文化的整体目标和价值体系,寻求新时期国民精神的价值支点和精神归属。在当代中国复杂的文化生态下,只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的文化,是建构文化认同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针对中国发展的现实问题而产生的,是社会发展理路与人的发展需要的有机统一,它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精神智慧,是能够在当代中国聚合各种文化潮流、化解文化认同危机、推动文化和谐发展的核心因素。
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文化认同的形成,其实质就是要马克思主义由意识形态领域进入到人民群众的文化心理结构,成为人民群众稳定的价值基础和精神纽带。首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关注人民大众的现实生活,回答现实问题,注重改善民生,把先进文化与大众利益结合起来。其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能够把握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确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方位感,面对当代中国社会出现的种种矛盾和困境,需要合理总结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社会、文化意义及后果,阐明未来发展的前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只有在精神文化层面得到人民大众的广泛认同,才能产生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而马克思主义只有始终着眼于人民大众的根本需要,真正了解和掌握群众,才能具备引领认同的价值基础。
世马会记者:目前,提升文化软实力已经明确成为新时期文化发展的核心语汇,成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那么您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有哪些重要意义呢?
李教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用于文化软实力提升的表现,首先在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文化是具有民族性、阶级性和时代性的,意识形态也是文化,且意识形态制约和规范着文化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提高文化软实力首先必须把握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才能在全球多元文化交汇中确立当代中国文化的位置而不迷失方向。在当代中国,应当通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使马克思主义从国家意识形态转换为大众意识形态,使马克思主义日常化、生活化,成为个人文化品格的一部分。其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世界范围的竞争力与影响力。文化的对外竞争力和影响力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在当代中国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大众所普遍接受和掌握的一种文化力量,有利于增强我们抵御文化风险的能力,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行国际文化对话的自信,也有利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参与国际文化的平等竞争,从而实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再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表现在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支撑,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基本内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形成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自觉认同和践履,从而吸引、聚化多样化的文化价值观念,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凝聚力,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表现。
世马会记者:您刚刚提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在实践中得到培育和践行。您能从文化角度谈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吗?
李教授:广义的文化包括制度文化、物态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等四个层次。我们可以从这四个层次切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过程中文化载体的创设和利用。第一,从制度文化角度来看,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指向和具体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落地也需要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予以支撑。以制度文化为着力点承载价值指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以宏观制度为着力点,保证社会的公正性;二是以微观制度为基础,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第二,从物态文化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的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人类文明的价值精华,其培育和践行需要以物态文化作为重要载体,以物态文化为中介,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一是需要发挥物态文化的价值教育功能;二是在文化产品开发中嵌入核心价值。第三,从行为文化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共识性,这种共识性不仅体现在价值认同上,更体现在价值践行上。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和落脚点在行动。第四,从心态文化角度看,以心态文化为支撑,将心态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一部分,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营造良性的社会心理氛围,良好社会心态的营造一是需要舆论引导,二是需要心理关怀,要建立健全社会心态调节机制,为社会成员提供更多更好的心理疏导。
世马会记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的专家,李教授您认为当前中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当如何因时而变、与时代接轨呢?
李教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总是在一定时空中进行并接受该时空的检验。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认识时代属性,把握时代逻辑,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扎根中国大地,增强亲和力和针对性。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几大趋势:第一,国际竞争新趋势需要进一步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第二,人才竞争新态势要求高校回归“立德树人”中心环节;第三,理论与现实的新特征需要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随着社会环境的转变,思想政治工作的矛盾也表现为理论彻底性、主体选择性和环境复杂性的矛盾。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格局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理服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路径,在当今社会,马克思主义依然是人类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不过,增强以理服人效果还需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通过大众化增强思想理论教育的时代感;第二,以文化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路径,我国文化由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构成,如何将这三种文化统一起来成为有效的育人育德资源,是实现以文育人需要探索的新课题;第三,以学养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路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讲授基本范畴和原理的过程中,如何理清学脉,提供丰富的学术史支撑,如何通过研究学问提升境界,通过读书学习升华气质,以学养心、以学养德、以学养魂,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亟须探索的新课题。
世马会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我们应当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您看来,中华民族何以更加自信呢?
李教授:我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础是历史自信。从认识论而言,在历史的长时段中我们更加明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定位,为进行客观历史叙事提供了思维基础。说清楚中华文明史的源和流,说清楚源远流长的内在逻辑和动力机制,都离不开历史。讲明白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在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文明史中的贡献,也就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奠定了长时段的历史基础。历史虚无主义的叙事方式之一是将个别的历史事实重新考证和言说,至于历史逻辑则不在其视野之内,无视长时段历史反思的要求。从价值论而言,历史的长时段更加明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定位,为进一步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提供了丰厚的认识资源。唯物史观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基础,即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进步的受益者。在社会主义500年发展历史中,空想社会主义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却没有找到创造这个社会的主体;科学社会主义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创造历史的思想,并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和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坚持人民创造历史思想的同时,又创造性发展了人民也是发展成果获得者的思想,丰富了群众史观的内容。这一价值取向体现在100多年近现代中国革命史和近百年中共党史、60多年新中国建设史和近40年改革开放史之中,体现在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的实践体验之中。如何构建历史自信呢?第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武装人们头脑,是构建历史自信的思维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为指导,历史叙事才能建立在科学思维基础上,历史记忆才能摆脱个体思维的非至上性,历史自信才能获得坚定的信念基础。第二,通过系统的历史教育培育科学的历史记忆,是构建历史自信的文化基础。而具有历史文化素养,最重要的是要具有历史意识和文化自觉,即想问题、作决策要有历史眼光,能够从以往的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自觉按照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办事。第三,自觉关注现实问题,是构建历史自信的现实基础。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历史是现实的基础,本来二者的区分就是相对的。知古鉴今、古为今用才能真正发挥历史的价值。
世马会记者:谢谢李教授!
李教授:祝第二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