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会论文摘要
马抗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4-01【摘要】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人才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虽然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很少直接提到人才问题,但人才现象与人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纵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就可以发现,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在人的本质、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人与环境、杰出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科学回答了人才现象中人才与时代、人才与群众、人才与实践等基础性和方向性问题。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作为高新技术的创造者、发明者、传播者和使用者,人才已经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这一时代特点,决定了人才在当今时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基于对人才的深刻认识,我国将人才强国战略提升为国家核心战略之一。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新任务,人才理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必须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回应国家未来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呈现出时代性、实践性、开放性和人才主体性的显著特征。尤其是将人才作为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体现出对人才价值问题的理性思考。对人才的真诚关心和爱护、各种聚才良方的提出,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在人才理论和人才工作中的具体彰显。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才历史作用的新定位:“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这是新时代对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作用的新定位。这一定位把人才的重要性提升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把人才同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联系起来,明确了人才的战略资源地位,凸显了人才问题的长远性与全局性。
二是人才使命的新拓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才发挥作用的内容、途径、方式以及发挥作用的程度都不尽相同。每个时代的人才都承担着与时代特征相吻合的历史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新目标,对人才及其创造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因此人才使命的内涵更加深刻、人才使命的层次大大提升。
三是人才素质的新要求:人才素质是在人的先天因素的基础上,经过后天实践而形成的影响人才成长和发展的基本内在品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给人才的创造性劳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对人才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治品德是人才“德”中的统帅和灵魂,在选人用人中政治标准更加突出,是对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导向的明确化和具体化。同时高度关照人才的创新能力,提升了创新能力在人才素质结构中的地位,体现了新时代人才素质的新特征。
四是人才结构的新优化:我国人才队伍的结构涉及到人才的类型、层次、分布等等多方面的因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战略科技人才”等新型人才的重要性凸显;根据新时代发展的需要,鼓励引导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一线流动成为人才流动的新导向;通过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是人才集聚的新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