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事件与新闻
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蓬勃生机——各国学者聚焦马克思主义发展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7-22第三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在北大召开。新华社记者 魏梦佳 摄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题: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蓬勃生机——各国学者聚焦马克思主义发展
新华社记者魏梦佳、曹槟、马晓冬
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最早传播地,第三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17日至18日举行。近300位中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在线上线下相聚,探讨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发展。
这一由北大2015年创办的国际性会议,旨在为全球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搭建平台,推进中国和世界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交流。今年受疫情影响,来自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日本、印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位国际学者通过线上方式参与讨论。
在北大英杰交流中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现代化的中国经验”“百年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多个专题论坛及高端对话密集举行。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经验等成为各国研究者热议的话题。
17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影响人类思想史,也深刻改变整个世界。
“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依然具有重要时代价值,仍然是人类思想和知识发展的最高峰。”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姜辉在大会上说。在他看来,尽管今天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已发生深刻变化,马克思主义依然熠熠生辉,闪耀着真理光芒。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和旗帜。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中国实际出发,带领人民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缔造世界奇迹,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马克思主义行就行在它是科学的理论,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回答了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未来之问。”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李毅说,“百年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巨大成就,我认为中国找到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并从中受益。”俄罗斯经济学家、理论家、莫斯科大学教授亚历山大·布兹加林表示。
莫斯科大学教授亚历山大·布兹加林在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上发言。新华社记者 魏梦佳 摄
在“现代化的中国经验”分论坛上,莫斯科大学政治经济系教授阿兹列托维奇在视频中表示,中国蓬勃的发展源于走出了一条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通过不断改革,改善人民生活,促进了社会经济更有效率地发展,还制定了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其改革的核心一直都是围绕人民的福利,这些都已得到充分证明。”
“我认为中国共产党人具有远见卓识,他们制定的规划面向未来,考虑到所有人群的全面发展、全人类共同的福祉。”意大利学者安德瑞·卡托纳认为,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最为重要的特征和优势,也是中国能大步向前、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
当前,新冠疫情、气候变化等全球性危机正带来严峻挑战。马克思主义是否能指引人类走向更美好未来?中国道路能否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姜辉认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出了一条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现代化道路,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方案,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创新成果。
“尽管今天我们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如历史唯物主义、人民立场等都具有永不褪色的价值。”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陶文昭教授说,只要站在人民立场上、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握科学规律解决问题,方向就不会错。
中外学者在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的专题论坛上交流。新华社记者 魏梦佳 摄
“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还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他表示。
近年来,中国持续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教育及传播。截至今年6月,由北大于2015年牵头实施的中国重大基础性学术文化工程《马藏》已出版4部14卷,共900万字。此项工程计划用约20年时间,编纂一部在世界范围内较为齐备和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文献总汇,以经典文献再现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和中国的发展历程。
“我们还需要造就新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亚历山大·布兹加林认为,除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外,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也是当前面临的挑战。
文章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