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言论
于鸿君:中国经济体制的选择逻辑及其在全球化新时代的意义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8-20今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学习好、理解好、宣传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通过中国模式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后发国家现代化道路选择的目标,使马克思主义成为时代发展的旗帜,这是对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最好的纪念!
当今世界,人类社会发展面临各种矛盾和问题,面临着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中国道路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在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重视和研究。
中国道路的秘密是什么?这是国际学界一直关注的问题,也是我们向国际学界讲述中国故事时必须讲清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笔者认为,中国道路的秘密在于中国道路遵循了经济体制的选择逻辑。在现代化过程中,人类选择过两种经济体制,即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关于资源配置效率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两种经济体制孰优孰劣的争论,在国际学术界已经持续近百年的时间。学者们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公平与效率、宏观与微观、长期与短期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研究。笔者认为,中国道路的特点在于:在适当的阶段分别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了两种体制的优点,扬长避短,有效地促进了中国现代化。
计划经济有其独特的长处和优点。它的主要优势是能够通过计划实现资源按比例配置,通俗说来,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生产,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大规模垦荒、全民扫盲等基本上都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选择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工业的发展。中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中国在经过国民经济恢复和抗美援朝以后,到1953年才开始全面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此后还出现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严重失误,但是这时期的经济依然实现了快速发展。从1952年到1978年年均增长率为8.2%,其中工业平均增长11.4%,国内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679亿元人民币增加到1976年的2943.7亿元人民币,平均增长率为6.3%。这期间国家展开了大规模的水利、道路、港口、机场等基础建设,展开了大规模的垦荒和扫盲等活动。钢产量从1949年的16万吨发展到2046万吨,发电量从43亿度发展到2031亿度,粮食产量从1949年的2263.6亿吨增加到1979年的5761亿吨。人们经常说,这期间我们还是比较穷的。为什么这么快速的发展还是比较穷呢?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人口增加了4亿。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总人口大约是5.4亿,1976年增加到9.4亿,在20多年时间里,人口就翻了一番,衣食住行需求,翻了一倍。第二,消费让位于生产。这段时间,我们采取先生产、后生活的方针,勒紧裤腰带搞建设。第三,这段时间,有大量的没有收入的劳动投入。比如说大规模水利建设、大规模垦荒,等等,这些都是没有收入的劳动。这期间,除了取得直接的成就外,还取得了很多当时没有表现出来的成就。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总人口比重中,受过小学以上教育的人口不足14%,受过中学以上教育的人口不足1%。为解决人力资本严重不足问题,中国政府在加大医疗和基础教育投入的同时,先后发起四次大规模的扫盲运动。1964年文盲率降低到35%以下,1969年降低到25%以下,一方面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特别重要的是,为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快速发展储备了大量人力资本;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红利就是这么产生的。不仅中国如此,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苏联同样取得了卓越的发展成就。苏联在十月革命以后经过各种探索,最终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当时学界公认为创造了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史上的奇迹。这里有一组数字可以说明问题:1913年是一战之前俄国生产水平最高的年份,工业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2.7%,相当于美国的7%,德国的17%,英国的22%,法国的40%。英国用了将近80年的时间完成了工业革命,又用了近80年的时间实现了国家工业化,而苏联仅用了不到4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到先进的工业国的历史性跨越。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长期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如印度、拉美国家、非洲国家等,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发展成就。例如,1980年,印度和中国的经济总量相差无几,印度位居世界第12,中国位居世界第13;2016年,中国位居世界第2,印度位居世界第7。当然,选择计划经济体制是要有政治条件的。近代中国,整个国家一盘散沙,各式各样的救国主张层出不穷,却无法改变中国的命运。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1921年创立了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将中国人民凝聚起来,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才使贫穷落后的中国有可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体制使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是它也存在着弊端,一是需要具备充分完备的决策信息,二是需要不断生成充分的激励机制。这两个弊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很难做到,这是它最重要的短板。中国在工业化中后期时,及时推进市场化改革,逐步建立并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经济体制选择的扬长避短,取得巨大成功。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经济和社会发展焕发出巨大活力,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被世界公认为创造了中国奇迹。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使中国可以像二战之后的美国、日本、德国那样,借助市场经济的体制特点,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苏联在工业化中期甚至工业化后期时,依然固守计划经济体制,丧失良机,及至改革为时已晚,苏共被迫退出历史舞台。前苏联的经验教训表明,不同的经济体制肩负着不同的经济使命,如果不能适时进行经济体制的转型,就会延误社会主义发展,甚至导致社会主义的失败。
中国模式成功的秘密在于,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经济体制。人口众多、贫穷落后的社会主义大国,在实现工业化的初期阶段选择计划经济体制是最好的制度安排;社会主义大国在工业化中期和后期,选择市场经济体制是最好的安排。
第一,在实现工业化的初期阶段选择计划经济体制是最好的制度安排。工业化初期阶段是为全面工业化创造条件的阶段,必须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今后发展大量提供消费品奠定基础。换句话说,在保障基本生计的情况下,必须首先重点考虑解决生产问题,而不是消费问题。发展重工业和建设基础设施,目标集中,任务明确。对个人来说,新的社会制度建立就是最大的福利,翻身得解放、当家做主人就是最大的福利。这个时候实行划经济体制正好避开了弊端,发挥了优势,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集中力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正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所在,工业化初期选择计划经济体制正是扬长避短的逻辑必然。很难想象,依靠市场经济体制,我们能取得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那样大规模的工程建设成就。
总之,工业化初期阶段当务之急面临的都是大事,解决这些问题正是计划经济体制所擅长的。经过一段时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工业发展后,国民经济基本框架已经确立,应该适时进行改革和转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社会主义大国在工业化中期和后期阶段选择市场经济体制是最好的安排。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必须加快轻工业的发展,以便满足社会多元化、多样化需求,此时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逐步体现出来,优势逐步退化。选择市场经济体制可以使企业和消费者根据市场信息快速做出反应,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和多样化偏好,并且市场主体始终经受充分的激励。同样很难想象,依靠计划经济体制可以像现在这样满足多样化的偏好。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的中心任务正是全面满足社会多样化,多元化的物质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而这正是市场经济体制所擅长的。通俗地说,选择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解决具体问题。如果把中国两个30年打一个比喻,第一个30年是打基础,像盖房子一样,构建四梁八柱。第二个30年是打隔断、搞装修,欢欢喜喜地搬进去、住进去。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这也正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两个三十年不是对立关系,而是一种承接关系。
中国经济体制的选择逻辑在全球化的新时代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世界地缘博弈此起彼伏,各种思潮交汇激荡,中国经验对世界的影响日益凸显。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是全球瞩目的理论创新,吸引了全球学者的研究兴趣。中国成为引领世界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以中国马克思主义为主要阵地,在世界各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和理论创新的努力下,马克思主义正在克服苏联解体、苏联剧变的冲击波,不断焕发出诠释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潜力和能力。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一定要、也一定能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体制选择的逻辑,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全球化新时代社会发展的旗帜!
作者:于鸿君,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
文章来源:原文载于《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18年第6期